Monday, November 03, 2008



給湯禎兆


這是資本主義社會,物競天擇,汰弱留強,職業足球比賽更不應為了商業娛樂元素,而踢走勁旅加入新面孔,否則本末倒置。現時歐聯的情形,反而柏天尼應該順水推舟善用之,來個「置諸死地而後生」,迫其他國家球會燃燒小宇宙!

晚輩
柔之拔

+++++++++++++++++++++++


歐聯趣味降
撰文 湯禎兆 2008/11/01, 週六

下週歐聯戰幕再啟,但我忽然發現一項事實:原來對分組賽階段的歐聯再沒有甚麼期望,尤其今年英超四強的優勢更加明顯,四隊均保持不敗,而且出線的前途都可以一片光明來形容。

是的,歐洲足協主席柏天尼不斷強調要在歐聯中引進新面孔,以圖打破足球強國的壟斷,今屆塞浦路斯的安羅科薩斯、羅馬尼亞的克盧日及白俄羅斯的巴迪等球隊,大抵均說明了他方向沒有出錯。然而話得說回頭來,它們的出現無疑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新鮮感,然而歐聯的大局有改變嗎?從頭三輪的戰績來看,似乎歐聯戰果的可預測性,較英超、西甲及意甲本土聯賽的起伏度,還遠遠來得準確可靠。

正如Norman Hubbard的分析,他逕言從戰績顯示,歐聯各隊的實力其實一直在拉闊扯遠。車路士及波爾多同屬兩地聯賽的二哥,但前者卻以4比0大破後者。阿仙奴同樣在2004年冠軍波圖身上輕取4球,對土耳其的費倫巴治更派了5蛋才撤兵。至於PSV燕豪芬在敗走利物浦腳下後,連他們也不得不承認和對手存在不可逾越的實力鴻溝。

此所以柏天尼的計策當然有意義,但更重要的是新面孔也好,舊常客也好,大家的距離不要拉得太遠,否則歐聯就淪為如歐洲足協盃的雞肋賽事。我所指的是目前歐洲足協盃已走上以數量取勝的歪路,在漫長及繁多的分組賽設計下,有實力的球隊根本不太可能被淘汰出局,換言之也可以確保了票房及電視轉播上的收益,代價就是無精打采的垃圾賽事。

回到歐聯的賽事上,事實上一切並非全無前科。去屆曼聯便派出較應付足總盃樸茨茅夫更弱的陣容,來面對法國冠軍里昂;甚至到4月對羅馬的陣容,也不及應付米杜士堡般如臨大敵。大家都明白彼此都在玩兩條腿走路的玩意,只不過想不到本土聯賽的競爭激烈程度,較號稱為世上水準最高的盃賽,來得更加寸土必爭。所以歐聯的死穴,大抵是不患寡(球隊僅來自少數水平高的足球強國)而患不均(參賽球隊的實力過分懸殊)也。(完)

資料來源:亞洲時報 在線

No comments: